蓝色君士坦丁堡 | Turkey snapshots
(原文发布于 2019 年 1 月 23 日)
游记拖到现在,距离旅行结束已经整整一个月了。
很小的时候看《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觉得「君士坦丁堡」这个名字特别屌,一看就是帝王住的地方。大几岁后因为徐若瑄写的歌词,以为伊斯坦堡盛产汉堡。
此刻再回忆时,闭上眼是满满的蓝色影像——蓝色的天,蓝色的海,蓝色的雨,蓝色的大理石,蓝色的清真寺,远远就能看到的蓝色的 Galata Tower 塔顶。嗅觉唤起的是海水和鱼腥味,Raki 酒的茴香味,混合着每辆出租车浓重的香水和烟味。听觉记忆是拥挤的街道人流和川流不息的汽车鸣笛,hustle and bustle,还有每天定时响起、贯穿全城的清真寺大喇叭中的祷告音乐。身体则留恋于抚摸过的很多只猫,坐船跨越欧亚大陆时海水溅到脸上粘稠的咸湿感,以及洗土耳其浴时肚皮贴着光滑温暖的大理石、后背上泡沫破碎时的触感。
作为世界上唯一横跨两大洲的城市,伊斯坦堡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一种对立的「duality」。住在亚洲的人清晨坐船跨海去欧洲工作;清真寺喇叭唱响祷告的同时出租车里正放着 Dua Lipa;五世纪建立的索菲亚大教堂街对面是 Four Seasons;曾经用作奥斯曼军营的楼改造成 Park Hyatt,房间电视里放着土耳其配音的 Disaster Artist,听不懂却也清晰地知道 James Franco 在说「I did not hit her. I did NOT」。一个年迈缓慢、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康斯坦丁堡孕育着一个国际化、一千五百万人口的 Alpha 级摩登城市,这种对比时刻充满了张力和流动感。
如果你喜欢……
文化古迹 ——
光是「伊斯坦堡」这个名字就自带了太多历史痕迹,城里有着几天都看不完的清真寺、大教堂、奥斯曼遗址。Hagia Sophia 作为最热门的旅游景点,名不虚传,不容错过。它对面的 Blue Mosque 却有些让人失望,想看仍在使用和经营的清真寺不妨改去 Süleymaniye Mosque,坐落在老城半山腰,看对面的新城视野很好,也清净很多。Dolmabahçe Palace 是奥斯曼帝国曾经的皇宫,近三百个房间,四十多个厅,七十间浴室,其巴洛克风格的装潢和帝国主义藏品的奢华程度让人大开眼界。
城市风光 ——
餐厅酒吧人文艺术和夜生活都集中在 Beyoglu 区,这里年轻热闹,还有不少精致的 boutique hotels。早晨从纯真博物馆出来后可以步行至 Aheste 吃早午餐,再溜达至隔壁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佩拉博物馆、ARTER 或 SALT。更享受一些可以选择住在 Nisantasi 区,传统的高档酒店餐厅和奢侈品牌买手店都在这里,街景更像是典型的欧洲大城市,和老城感觉截然不同。另外从欧洲乘船去亚洲那边看看也是不错的体验。
购物休闲 ——
热门的 Grand Bazaar 和 Spice Bazaar 宛如小商品批发市场,扑面而来的 kitsch 感。Blue Mosque 旁专卖瓷器和织物的 Arasta Bazaar 倒是可以买些纪念品和礼物,景点打卡之余不妨一逛。由于傲人的历史,伊斯坦堡也很适合淘复古器件,从 A la Turka House 向外扩散的几条街集中了不少二手家具店。 然而对我而言,一切都比不上洗土耳其浴的体验 —— 从土耳其回来后和朋友说去土耳其热气球可以不坐,洞穴酒店可以不住,澡是必须要洗的。Hurrem Sultan Hamam 是十六世纪时的奥斯曼国王给王后建的浴场,在 Hagia Sophia 和 Blue Mosque 的正中间,地理位置拔群。侍者牵着我的手走进全大理石的浴场,傍晚的阳光透过彩色玻璃一缕一缕地照进来,我坐在暖洋洋的石凳上被水汽蒸得微醺。侍者拿铜盆舀水浇在我头上,让我有种小朋友被妈妈洗澡的幸福感。全身按摩后一杯 Turkish Tea 下肚,感觉可以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风土人情 ——
电影《爱猫之城 Kedi》
索菲亚大教堂最神圣的祭坛被栏杆围起来不让游客靠近,一只猫却自由自在地在栏杆里面晃悠。我正觉得眼前情景诧异,身后保安拍拍我说 excuse me,钻进栏杆喂猫去了。事后才知道这只猫是个有着八千多粉丝的 instagram sweetheart。次日坐在博物馆的长凳上整理相机里的照片,一只猫就跳到怀里不肯走。伊斯坦堡的猫多得惊人,而且都不认生,小日子过得很滋润。《爱猫之城》这部纪录片通过追踪几只在伊斯坦堡的小猫的日常生活,反映了这个城市里可爱的人们,是一个很好的了解伊斯坦堡的入口。
小说《The Museum of Innocence》
出发前为了了解人文历史而读了《纯真博物馆》,对故事本身不以为然,觉得充满了男性独有的自我陶醉、凝视和矫情。倒是觉得书中对伊斯坦堡这个城市本身的描写比较生动,像个独立的角色一样,让我对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个城市的社会阶层变迁和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至于坐落在 Beyoglu 的 Museum of Innocence,只能说「配合着小说建立一座同名博物馆」这个概念比这座博物馆本身有趣。
旅游指南《The Monocle Travel Guide, Istanbul》
伊斯坦堡是杂乱无序的,加上语言障碍,我出发前做功课有些吃力,Monocle 的这本城市指南在吃住、休闲方面提供了比较大的参考——诚然我需要很努力地忽略它从头到脚都散发的 Monocle 品牌无比小资和 Eurocentric 的气质。景点行程安排上还是 Lonely Planet 更有价值。
Dolmabahçe Palace 的海滨花园
Dolmabahçe Palace 外景内景
Hagia Sophia / The Blue Mosque
常年住在五世纪大教堂里 被保安饲养的 instagram sweetheart
沉迷于捕捉各种历史建筑的穹顶和角落
从 Süleymaniye Mosque 看对面新城
Süleymaniye Mosque
Galata Bridge / On Bosphorus
轮渡欧亚大陆
海边渔人
满桥的渔人 钓到的小鱼喂给海鸥吃
桥上可见远处的 Süleymaniye Mosque 和 Galata Tower
离开前最后的清晨 在房间给远方亲友写明信片
行程接近尾声时和另个同在伊斯坦堡玩的朋友聊天,问她 How do you like it,她说 It met my expectations and then some more.
虽不知她出发前抱着怎样的期望,但连我这个没有任何预设的人也深深被这个城市吸引了。我想不管人们带着怎样的期许来到这里,都不会失望。
感谢阅读。
❤